佛 学 文 章 护 法 长 城 |
~~ 佚名 ~~ |
||||
= | |||
= | 《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》。看到别人做了有意义 | ||
- | 的事,我们应心存恭敬和赞叹。不但不可妒忌,反而应反省 | ||
《李淑英》 |
= | ,我自己是不是也这样做。如果我和他一样,就该自我安慰 | |
= | 。这是喜心。看到别人做了损人利己的事,我们不可批评他 | ||
《显迦》 |
= | ,而应反省自己是不是和他一样。如果是,就应该改正过来 | |
= | ,以后不再犯错。〈守口业,修口德〉,所谓见贤思齐是很 | ||
《李碧碹》 |
= | 重要的。如果我们做了很多善事,但常说人之短或说骗人的 | |
= | 话,你的福报会越说越少。我奉劝各位:[静坐常思己过, | ||
《梁伟强》 |
= | 闲谈莫论人非]。 | |
= | X X X X X |
||
《释继持》 |
= | 对於别人的劝告,我们应虚心接受。如果他劝告我们,是出 | |
= | 於爱心,即使是骂我们、打我们,也应衷心感激。千万不可 | ||
《佚名》 |
= | 认为自己年龄大、学历高、有地位,就高高在上。自以为聪 | |
= | 明,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对的。这是可怜又可悲。人非圣 | ||
《一苇》 |
= | 贤,孰能无过。不怕做错事,只怕不能改过。 | |
= | X X X X X |
||
《金能惠》 |
= | “能饶人处且饶人”。如果你常原谅别人无心的过失,不与 | |
= | 他计较,他定会受你感化。这种不化钱的善事,何乐而不为 | ||
《金能惠》 |
= | ?如伯夷、叔齐的不念旧恶,怨是用悉。意思是伯夷、叔齐 | |
= | 不计较别人的过恶,所以没有怨敌。如果我们有以德报怨的 | ||
《淑君》 |
= | 精神,则社会安宁。 | |
=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