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 学 文 章 护 法 长 城 |
~~ 梁伟强 ~~ |
= | == | ||
= | 。。皈依三宝,是信佛学佛的第一步,意义非凡。受皈依 | ||
= | ,既是形式上的问题,也有心性上的深意。而不受三皈依 | ||
《李淑英》 |
= | ,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,是不可能的事。 | |
= | 。。从字面上解释,皈是回转,皈投;依是依靠,信赖。 | ||
《显迦》 |
= | 皈依佛教三宝,即是专心信仰,身心向佛之意。 | |
= | 。。皈依的对象是三宝。三宝是佛、法、僧。在佛世,由 | ||
《李碧碹》 |
= | 於受皈者的根器厚,礼仪很简单。比如释迦牟尼佛第一个 | |
= | 三皈弟子,耶输伽的父亲,在佛前说:我今皈依佛、皈依 | ||
《梁伟强》 |
= | 法、皈依僧,唯愿世尊视为优婆塞。这样一说,便受了三 | |
= | 皈依。后世佛教的发展,礼仪越来越隆重。然而,主要的 | ||
《释继持》 |
= | 条件,仍是要求一位皈依师,在佛前三说三结便可。 | |
= | 。。一般上,在正授皈依之前,要先忏悔。通常是受皈依 | ||
《佚名》 |
= | 者念悔过偈:往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,从身语 | |
= | 意之所生,今对佛前求忏悔。忏悔过后,再以重生的身心 | ||
《一苇》 |
= | 受皈依。 | |
= | 。。皈依,是尽形寿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所谓尽形 | ||
《金能惠》 |
= | 寿,是终其一生之意。 | |
= | 。。受了皈依,便是正式佛弟子、佛教徒,便应信佛学佛 | ||
《金能惠》 |
= | 。所谓学佛,便该解、行并重。信、解、行、证,无非是 | |
= | 信佛、学佛、成佛的过程。学佛应学什么呢?简单的说, | ||
《淑君》 |
= | 就是学“三学”戒、定、慧。可见,学佛,应是学戒开始 | |
= | ,再修定慧;而三学辗转增上至证菩提。 | ||
= | 。。“戒”,简单的说,就是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 | ||
= | 说是简单,做却不易!业有身、口、意三业。戒也同样要 | ||
= | 由身、口、意三方面着手。 | ||
= | 。。总而言之,皈依不只是信仰,不只是心地善良。如果 | ||
= | 以为皈依只不过是参加了一个宗教仪式,取了个“法名” | ||
= | ,而生活方式,起心动念完全照旧,那未免买椟还珠,失 | ||
= | 去了皈依的真义。皈依三宝,修学佛法,浅可得现生安乐 | ||
= | ,进而可以断烦恼,证圣果,是利人利己的善事。 | ||
= | == |